善用溝通五部曲 親子建和諧關係
( 綜合報道 ) 昨日是母親節,Elsie當然也是跟家人一起過,最驚喜的,就是大女竟偷偷地報讀了烘焙蛋糕課程,親手炮製了一個母親節蛋糕,味道還真的不錯呢!曾有家長朋友跟Elsie訴苦,說子女升中後,跟他們的溝通開始出現問題,而且有時愈急跟他們溝通,卻似乎愈惹子女煩厭,所以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。
趁住母親節,Elsie日前找來兩位社工朋友,包括協青社註冊社工張善惠(Silvia),以及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註冊社工施倩俐(Akina),講述家長跟子女相處之道,包括「溝通五部曲」,也可引用來自美國暢銷書《The Five Love Languages》的方法,除了語言之外,也可用行動、肢體等方法表達愛意,從而改善親子關係。
曾接觸不少青少年及家庭問題的Silvia跟Elsie說,近年所接觸的個案中,母親主動向社工求助的個案有增加,「她們不少是本身情緒受困擾後,解決不來,從而影響跟子女的關係。」情緒病的因由,主要來自工作、婚姻或遺傳等。「在情緒不好下,有時說了負面的話,很容易惹子女反感。媽咪說一句『無用』,真的會很傷害子女自尊心,也影響日後的自信心。」
Silvia說,絕大部分家長都了解溝通的重要性,也想跟子女好好溝通,但有時會用錯方法,因此提出「溝通五部曲」讓家長參考。「首先,必須是增加陪伴子女的時間;第二,家長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,別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回家,因如果家長本身帶住很多負能量,都有礙溝通。」
至於第三和第四部曲,則分別是聆聽和鼓勵,兩者關係密切。Silvia說,小朋友大多數願意分享自己的事,尤其是信任的人,但家長記得在聆聽的過程中,少作批評,並多說鼓勵和正面的話。「少讚賞是中國人的通病,怕會讚壞子女,其實愈是稱讚他們做得好的事,他們愈會做得更好,所以不妨多認同子女做得好的地方。」
最後一部曲則是行動,竅門是持開放態度。「這部分是雙向的,例如在家庭聚會時,不一定每次都去飲茶,或是去家長建議的地方,相反可以去子女常去的地方,或參加年輕人活動,例如『唱K』,甚至可帶父母去『網吧』看看,也是有趣的體驗。」Silvia認為,家長有時須放下身段,以子女眼光去看事物,才會明白他們的想法。
另一位社工好友Akina則跟Elsie說,社工們做輔導工作時,常參考家庭婚姻輔導專家Gary Chapman所著的《The Five Love Languages》,家長也可參考。書中提到有五種表達愛意的「語言」,包括肯定的說話(Words of Affirmation)、優質時間(Quality Time)、接受禮物(Receiving Gifts)、服務(Acts of Service)及身體接觸(Physical Touch),Akina說該書所提出的五種語言,適用於任何關係,當中也包括親子關係。
「優質時間的重點是,大家如何渡過共的時間,例如大家一起吃飯,記得不是各自玩電話,而是可以閒話家常,一般閒聊已很好;至於服務,意思是可以做些對方平日很想做,但未必有時間做的事,例如為對方烹調一道很想吃的菜式,已經是很窩心的服務。」Akina又說,家長別忽略跟子女的身體接觸,因為一個動作已可表達很多意思。「例如子女難過時,搭一搭他們膊頭;玩遊戲時,可以跟他們來個Hi-five(擊掌)等。」
除了上述提出的五種「愛的語言」外,也可以留意生活模式。新一代父母讓子女上各種興趣班,希望他們學習不同事物,但卻弄得子女過分忙碌,都會使子女產生太大壓力,間接影響親子關係,故Akina建議家長,每星期最少有一節時間,短至一、兩小時也可,陪子女無目的地玩,以及讓他們選擇如何玩,讓家長和子女都可以「唞唞氣」、減減壓。常說教養子女並沒有方程式,然而大家只要多作溝通,多嘗試站在子女角度思考,相信對親子關係都會有幫助。
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,歡迎報料。傳真:2798 2688。